2025年8月8日,由IEEE消费技术分会(CTSoc)标准委员会主办,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澳门低空经济协会、粤港澳大湾区标准创新联盟共同承办的“低空经济标准研讨会”在北京成功举行。会议采用线上线下结合形式,汇集了来自学术界、产业界和标准组织的近50位专家学者参与。会上,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向锦武院士团队与澳门科技大学低空科研团队联合发起的“低空技术基础术语”国际标准研究组正式成立。
出席本次研讨会的嘉宾阵容强大,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智能无人飞行系统先进技术工信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向锦武院士;IEEE Fellow、IEEE消费技术分会标准委员会主席曾剑锋;IEEE北京代表处高级经理赵盟;IEEE无人机应用与通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席卢海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先进长航时无人机系统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飞行器总体设计与系统工程学科方向带头人李道春教授;澳门科技大学创新工程学院教授、澳门低空经济协会理事长韩子天教授等。
在开场致辞中,向锦武院士指出:低空经济正加速赋能智慧交通、物流配送、公共安全、农业监测、医疗转运等多元场景,但在术语、接口、分类及监管衔接方面仍存在短板,术语标准必须前置,并与国际规则体系实现互认,构建独立、可扩展、可落地的治理底座。同时,IEEE消费技术分会标准委员会主席曾剑锋强调:术语标准是整个标准体系的基石,是实现接口统一、系统协同、监管合规与全球接轨的关键第一步。
研讨会还涵盖多项标准提案,内容涉及低空技术、产业、应用与监管等多个方向。赵盟经理结合IEEE标准化流程,对各提案的国际标准立项路径提出了细致指导。卢海英主席在汇报多项低空经济领域PAR(标准提案)的讨论中,对技术创新性、国际适配性以及跨产业协作提出了多条建设性意见。
在会议总结环节,曾剑锋主席呼吁各方共同努力,将本次研讨成果尽快转化为标准文本与示范应用,构建开放、可信、可持续的低空技术标准体系。韩子天教授也表示:研究组将充分发挥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化优势和科研优势,与国内外合作伙伴携手共建低空经济标准体系,推动中国低空技术标准走向国际舞台。